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我參加遠雄的開幕酒會

昨天我去參加嘿咪公司的開幕酒會,在那裡當然又見到了讓我敬佩的邱經理還有其他朋友。當然,絕大多數都是我不認識的人,大家彼此介紹後行程便因此展開了;有詼諧逗趣的開場介紹,有調皮可愛的帶動唱,當然會有公司的營業內容介紹課程,畢竟三句不離本行嘛…但我卻欣然接受,畢竟那又是一片我不曾接受到的天地!


演講的內容是在解釋投資型保險的特性跟內容,主講人是在那單位的總監,(總監,其實各公司職稱都不盡相同,我也不是很了解那是個如何的職位?!但既然都有個〝總〝字了,想必一定是個頭頭囉!)一聽他說話就知道他必定是箇中老手了,他能一定程度上掌握住聽眾的取向、能點在重點、能深入淺出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做個漂亮的結尾。我竊以為,一場好的演說該有的重點都被他抓到了!

我想這是一個保險從業人員的重要技能吧!一個好的業務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說服力,要能帶動意願、要能主導談話流程跟主動權優勢,要能清晰解說產品特色讓人能完全了解,且能將所有的劣勢優化、將優勢強化。簡單的說,就是要讓人家花了大錢,又覺得自己是賺到了啦!總總總總一時半刻卻也不是我這外行人能盡數其箇中訣竅的。總之,光在演講這方面,他就是我所難望其項背的了!

在演說裡面提到了投資型保險在我們國內的地位跟處境,當然在他深入淺出的過程中,我是完全能理解他所要表達的;但另外的收穫,便是他對新事務的看法、連鎖便利店收支平衡跟邁向成功的基本守則,雖然他都只是擇要講述,卻已使我受益良多了!

投資!一個很常聽到的詞,它每天在你耳邊出現的次數只怕比人家叫你名字的次數還要多的多了,但我們對它了解多少呢?

原諒我鄉愿的無法舉出十分好的例子,我的學識極為有限、見解也極為膚淺,但沒關係,禮記學記裡說到:【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自在心按: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解釋,就是說雖然世界上有很多種學問,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在哪裡?並且在學習後才能體認到自己的不足;另外,要當老師教過人後,才能知道教人又比單純學習更難。在知道自己的不足後才會自己反省,才會知道學識的重要;要受過教育別人的困挫,才會更自強自主的更充實自己,所以說教學相長…親愛的嘿咪,我知道妳一定看不懂,我幫妳直接翻譯會比較快一點…)這樣吧!我們去翻翻書吧!畢竟我四百多本書不是擺著好看的…

辭海裡敘述【投資:投錢財而用於生利的商業事業便稱投資。】易經繫辭記載我國從神農氏開始便具商業雛形,但僅限於以物易物的範圍;直至商代才開始有貨幣式的交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春秋時代的齊國便是個商業發達的國家,(因為它是濱海國家,本身物資缺乏,不如其他內地國家資源豐富的足以自給自足,所以他們只能靠商業來互通無有;其中最大的功勞就是歸於開國的第一代國君姜子牙了!當然,有錢就會怕死,所以齊國人都普遍很怕死…)


當然,商業是一種自然演變的需求。先是拿我多餘的東西去換你多餘的東西,大家互通無有;但因為慾望跟生活品質,人們自然無法永遠自給自足,自然範圍跟規模就都會自己成長不斷,這便是時代演變的巨輪!我們需要且無法抗拒它。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倉廩實而佑禮節。衣食足而佑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勢益彰,失勢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簡單的說:就是大家生來就為錢煩惱,大家熙熙攘攘也都是為了錢,有了錢便無所而不能為。
說到這裡,似乎扯的太遠了!想必又有很多人大搖其頭了!但投資乃是商業行為的一部份,所以我當然會先跟大家簡單介紹商業的發起啦!

在我而言,我只能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解釋它:投資就是投機,但此處的〝機〝是當〝機會〝解釋。
細細分別,我又認為有把握的投資藉規劃來使其不斷成長的行為叫投資;如果有投機的心態,那用賭會比較恰當一些。總之,投資是一種脫離以勞力時間換取金錢的模式,讓你以一筆小小的資金,在看準時機的時候,進行投機的動作,希望帶回來的是超出本身的利益。簡單的說,就是有計劃的賭!嗯…嗯…似乎又繞回來了…


但如同其他所有的觀念一樣,這並不是一樣大家都奉之如圭臬的事物,尤其它又牽涉到錢!有人能接受;有人則是在解釋後才能接受;有人在聽完解釋後會將信將疑、再三考慮;有人根本連聽都懶的聽。第一種呢?!是因為他早有接觸,所以能接受。第二種呢?則是具有新知遠見,故在了解之後便能欣然跟進。第三種呢?則是舉棋不定或缺乏接受新知素養的人,當然還有例外!我們稍後再談。第四種呢?更嚴重了!根本就是畫地自限、故步自封的八股!!他探索時勢的觸角已經退化到無法體認到世事多變的地步了!陳文德先生曾在他的大作裡提到:這世界上只有變這個本體才是永遠不變的!!所以人要活在當下,清楚的面對不斷變化的事實!(OK!我忘記是哪一本了!好像是無為大智還是鄭芝龍大傳,我對不起他!)很可惜也不需要可惜,因為時間的巨輪是不會等任何人的,跟不上就只能被淘汰,為這樣的人實在無須多費筆墨…

此主要是要討論第三種人,其實說穿了!大家都會有自保的觀念,連我都不例外。如演講裡說的:大家都會去關心他所付出的金錢,是否有保障,甚至能賺到可觀的利率。其實這樣的心態,就叫做投機!其最大的不同就是勇氣與否了!大家都想要賺錢,都想要輕鬆的賺,這就是貪欲!也是推行商業發展的原動力,在此我們姑且正面以待之,因為這是人之常情,但我還是需要回過頭來,從根本談起;就是既有的賺錢方法,在投資這個行為出現前,以我微薄的常識所知,最簡單的就是付出勞力或時間等無形資源去換取有形的錢!有了閒錢,其次才能談到理財,(為什麼?你的薪資只夠你溫飽,哪有多餘的財能讓你理?)早年利率佳的時候,一般人都是存在銀行,讓錢自己長利息;在多點,就設定存,那利率又高很多;直到儲蓄險問世,利率則又更高了!但在我所知,一般人獲利多又最普遍的行為則是標會了!但很有可能會有被倒會之虞,且因不合法,所以會申訴無門,實在很不保險;但是古語有云:富貴險中求。越是賺錢的事業,其風險一定越高,絕無例外!(什麼?搶銀行沒風險!那你就錯了!你要部署、買槍、還要有勇氣做、成後還要分贓、還要擔心被抓,你說風險大不大??)且投資這東西是在世道好的時候才能維持,如果明天景氣大跌或發生戰亂,那就什麼都沒了!(真要開打都不一定能保住命了,還保險咧!)


這時就要看個人價值觀了!簡單說,就是你認為值不值得冒險?很多人胸無大志,只求穩紮穩打的存錢,那投資對他來說就毫無意義了!但有些人身邊有些閒錢,他又有冒險犯難的精神,那他就很適合去投資了!但另一個重點又來了!對我而言,投資這種事是在身邊扣除零瑣支出、生計平衡後,還有餘裕才能嘗試的事。看到這,會有人說了:怎麼可能沒有錢?少玩一點,少吃一點,就有啦…但重點是,那是單就個人而言的範圍,在我身邊有太多人是全家只有少數人在賺錢,全家只靠那兩三萬過一個月的家庭;有人就靠清寒、殘障、老年等等…補助在過日子的;很多人連健保費都付不起,對這樣的人而言,保險是一種神話…不!是廢話!!他們連肚子都填不飽了!平均國民所得提高是沒錯,但要注意!是指〝平均〝,我身邊這樣的人從沒減少,我想這只能說明富者越富,而窮者呢?天生天養…


本來嘛,生活的困境很多人都會遇到,在演講中也提到了,現在的投保率是百分之一百七十,也就是說平均一個人有1.7張保單;但他又說了,若干年後能繼續履行保單契約的人只有百分之五十,意思就是只有一半的保單能夠繼續履行下去,這時大家注意一下,1.7除以2是多少呢?是0.85!但保單有在以0.85張計算嗎?從寬而談,將會有極大多數的人面臨著這樣的困擾,這的確也是保險業者一個極大的問題!的確,這是個業績取向的行業,但在努力擴充客源的情況下是不是該對通盤的策略做個考量呢?不然只會像一年以幾千億計算的信用卡呆帳一樣,成為隱憂!但可以肯定的是,付不出保單的損失絕對比信用卡積欠帳更大,因為至少信用卡欠賬的金額你已經先享受到了,當然這是題外話…

言歸正傳,現在的匯率在降低,物質在升高,但人們的收入可能沒有長大,但在種種優惠的進行下和銀行信用卡、現金卡、貸款門檻放低下,消費率卻提昇了!簡單的說,生活方便了,但負債卻提高了!為了幫大家減輕負債,還推出了信用代償卡!簡單說,就是借一筆錢給你去還債?!什麼鬼啊??還不是挖東牆補西牆,真的有能力的早還了!還的起還要跟你借嘛??

在此情況下,投資風潮又吹進了台灣,引起投機者(在無實力、無規劃的情況下,我將投資視為投機!)更多的動作,大家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直接關係就是增加了更多的負債;在美國消費主義盛行,大家總是能刷多少就刷多少,先享受後再說,結果自然是一屁股債,這風被稱之為負債主義!還有所謂的負債公司,專門教人怎麼管理負債,真是沒救了!

商業的前提就是要以營利為前提,商人們本就是業績導向的個體。錯的是那些人的觀念、理財觀念、處世觀念,會有如此歪風,商人沒錯、時代沒錯、改變沒錯,我想錯的是那些認為自己沒錯的人,他們總是認為大家都一樣這麼做,所以就不算是錯…


在此前提下,社會跟自己都要負上最大的責任,而不是搞一堆不切實際的補救動作,畢竟釜底抽薪絕對好過於那些想撲救燎原大火的杯水車薪…


2004/8/1------------出自:「pc home新聞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