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愛運動的人,我每天都做運動(當然偶而會有一天兩天會想偷懶),我喜歡運動是因為過去的經歷而致……
運動可以減重、調適心理狀況、保持青春、增加壽命、維持心血管健康等各種好處。如果要我推薦一個理想的減重或保持心血管健康的運動,我會推薦慢跑。在之前我談過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的概念,其中的差異其實很簡單。
當我們進行大量且激烈的運動(重量訓練、衝刺、各種激烈球類運動等)時,要運用我們的爆發力,所消耗的能量來源是肌肉中儲存的肝醣,這種運動通常只能持續一到三分鐘;這種運動對肌肉力量與肌肉尺寸的鍛練與培養是相當有效的,但對身體健康(指心血管、心臟)的注意不很大。所以那種很胖、很壯、很蒯(ㄎㄨㄞˇ)的人通常只是看起來很壯,但他得到心臟病、中風、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只能不比你低(甚至因為吃太多脂肪、高蛋白來養肌肉,所以得病的機率比一般高),有趣的是他們從事有氧運動(跑步、騎單車一類)時,會喘的特別厲害,那個要往生的樣子很有趣……
這樣的消耗對攸關體重的脂肪其實沒有太多的幫助,練完了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就能回復。但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乳酸會堆積在肌肉裡,造成痠痛,在手上稱為“鐵手”,在腳上稱為“鐵腿”,在頭上就稱為……應該沒有人練頭;但只要適當的按摩與休息這些痠痛會在幾天內消失。但要注意,在痠痛期間最好不要再度激烈的使用這些痠痛的肌肉,避免造成這些肌肉拉傷、挫傷,甚至斷裂。塗點藥膏、按摩、泡熱水、適度的拉筋都是能快點解除痠痛的好方法。
有氧運動[1]則是當我們進行不那麼激烈但時間較長的運動(如慢跑、快走、騎單車、游泳等),一開始還是會消耗肌肉的肝醣,這是所有運動優先消耗的養分(所以做什麼運動都會造成肌肉痠痛),但時間一拉長後(通常是指15分鐘以上,但最好能超過30分鐘,這也是衛生署建議的時間),脂肪的燃燒就會成為主要的能料消耗來源,那你就開始“減肥”(消耗脂肪)囉。
這樣的運動需要消耗極大量的氧氣以提供有氧代謝過程的使用,所以需要你大量的、規律的、長時間的反覆呼吸,這鍛鍊了你的肺臟;而心跳的增加能夠幫助更多的氧氣、養分被帶入全身的肌肉(這些肌肉也會充血而變大[2]),使它們可以長時間的運作,所以也鍛鍊了你的心臟[3]。而肌肉的鍛鍊自然是不在話下了。
所以,有氧運動對調適心理狀況[4]、鍛鍊心血管、肺臟與心臟都極有幫助,大量的排汗更能代謝掉我們身體的廢物與毒素(讓你氣色、皮膚更好,更不容易感冒) ,其優點多於無氧運動的。最~最~最~重要的是它是最有效、快速的減肥法,而且絕不復胖,只要你進行了一段時間,你甚至會形成生活習慣而戒不掉。
而且你最好開始養成運動的習慣,因為你現在因為懶而省下運動的時間與金錢[5],你以後勢必會以加倍的金錢與時間去住院,那更痛苦也不值得同情。別以為你有錢治病,因為在全民健保的體系下,你的醫藥費是全民買單的(也就是健康、運動的人出錢給那些自己不運動,然後生病的懶鬼,我不認為這是公平的),事實上,肥胖(與它帶來的各種疾病[6],)也成為現在及以後最大的社會成本,國家的許多醫療預算基本上就是浪費這些懶鬼身上的,如果拿給真的需要的人(例如先天疾病、罕見疾病、流行性感冒、意外受傷等),那該有多好啊?!
(除非是生病)你花錢吃跟養肥自己是你的權力,但後來要花到自己的錢跟別人的錢來看病,不覺得既諷刺又可悲且無謂又浪費嗎?
所以,動起來吧。但運動有很多種,該怎麼選擇是需要考慮的,這就是下一個議題了。
[1] 定義來說進行運動時,心率達到最大心跳率的70%~75%,便可認定正在進行有氧運動。最大心跳率是220減去你的年齡,例如40歲的人最大心跳率是180,超過這個數字便可能會產生危險。又假如,你的最大心跳率是180,那只要運動時心跳超過126,並長達15~30分鐘以上,便是在進行「有氧運動」。
[3] 當心臟變得強壯時,心跳速率也會減少,因為心臟力量大,只需要較少數量的擠壓,就可以輸送足夠的養分與氧氣到全身的各部份;力量不夠的心臟,則要擠壓較多的次數才能輸送同樣的養分跟氧氣,所以常做有氧運動的人心跳次數比較少。一般成人一分鐘心跳次數是70~90,我高中的某個學長一分鐘只有60次,單車傳奇運動員藍斯‧阿姆斯壯平時的心跳數只有32次,而他的心臟比一般正常人還大了33%左右。像我這種弱雞,一分鐘大約是75~79,心肺功能很不好,需要加強鍛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