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慢慢大了,也慢慢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麼。
我認清了我對賺錢沒有興趣,我對學習有熱誠;我找到了我的生活中心和興趣依歸。
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
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跟想走的路。
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只能每天重複著無聊→出門找樂子→樂完了→無聊…的循環。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摸索」或「蹉跎」上面。
到了一個時段以後,我們就該停止這個過程,而往下一個階段前進了
這兩者的差異為何呢?
如果在那段時期過後,我們能知道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要幹嘛,甚至能知道自己的使命在哪裡。就可以把前一個階段就稱為「摸索」,因我們正在拿時間做為代價,以找出後半生(不哈拉,我就假定一般人只能活60歲)應該有的道路與方向。
在這段時期以前,我們可以多加嘗試,多換工作,學我們想學的知識與技能;四處搬家、出國看看,或是作一些酬勞低,但能讓人成長的工作。
目的在於從這過程中認清楚自己想要做的是什麼、想學的是什麼,或是像我一樣至少知道自己的性情,知道自己是什麼或不是什麼。
但如果過了這個時期,卻還在渾渾噩噩、沒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會做什麼、能做什麼,那就應該要有危機感了。
因為在此之前的那一切是「蹉跎」,是「浪費青春與時間」,那也不能給人生加分。
那所謂的“那個時期”的界線是什麼?
我認為是30歲。(在此不考慮結婚生子等階段性任務,如果想做這些事,那就要更早開始Run)
30歲是而立之年,雖然古人的“而立”,指的是成家立業、有子有女;這個標準放在今天已經太苛。但至少這個時代的而立應該要是能“養活自己”,做個 “獨立自主的人”的底線。
如果還沒三十,那可以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跟認識自己。
如果接近三十,那就應該好好想想這些問題。
如果已經三十,那最好有點危機感,並開始想想自己到底是什麼、要什麼、能做什麼。
侯文詠曾經在某一本書中的某篇文章中寫著「誰規定人生一定要有出息?」的句子,我覺得很有道理,人生真的不一定要有出息。
不是一定當CEO、賺大錢、當老闆、大鳴大放、日進斗金……之類的才算是有出息、有意義,因為每個人對成功、金錢的定義跟興趣不一樣。但至少要知道真正認識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到老後回首也不會覺得後悔的人生,才不虛此行。
我在大學時,認識了一個學妹;從命盤上來看,她是我這十年來,看過上百張命盤中可以排進前五、六名的好命格;她聰明,心思也細膩。
但認識她這麼多年來,看著他從學生到畢業,到出去工作,我其實不知道她到底在幹什麼。
進去社群網路一看,盡是些追星、追連續劇、討論連續劇劇情(因為沒頭沒尾,所以沒看的人根本不知道在講什麼的那種),或是吃吃喝喝,還不時自怨自艾,覺得自己正在浪費生命又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發文。
結果發完後,再看她接下來的貼文,發現她還是繼續做著自己都認為在浪費生命的事……。
我幾年前看她是這樣,幾年後看她還是這樣。
雖然時間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覺得好就好,人生也只要對自己負責就好。但我真的很想跟她說:你是我看過擁有極佳命盤跟天分的人,只要你立下志向,努力實踐,十年內一定小有所成,心想事成;但妳為什麼就要這樣每天渾渾噩噩、不知所謂的浪費生命!?
但我實在不想插手她的生命,也不想惹她不開心,所以我慢慢取消了對她的追蹤,也讓自己不要再看見那種不知所謂的發文。
算一算,她也慢慢朝三十歲邁進了,正是我說的那種尷尬年齡。
如果她沒有取消對我的追蹤,我希望她能看到以後想一想,畢竟很多事只有年輕時才可以做的,一旦慢慢變老,就只能妥協於生活。
時間就像是一張下重注的彩券,過了兌獎時間,就成了廢紙一張,那是不可逆的。
我們不能重新活一次,這是很公平的。
所以千萬不要這樣糟蹋自己的天賦跟時間。
看完以後,如果認同,請留個言;如果身邊也有這樣三十還未能立的朋友,也標註一下,以表示對他的關心吧。
我認清了我對賺錢沒有興趣,我對學習有熱誠;我找到了我的生活中心和興趣依歸。
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
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跟想走的路。
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只能每天重複著無聊→出門找樂子→樂完了→無聊…的循環。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摸索」或「蹉跎」上面。
到了一個時段以後,我們就該停止這個過程,而往下一個階段前進了
這兩者的差異為何呢?
如果在那段時期過後,我們能知道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要幹嘛,甚至能知道自己的使命在哪裡。就可以把前一個階段就稱為「摸索」,因我們正在拿時間做為代價,以找出後半生(不哈拉,我就假定一般人只能活60歲)應該有的道路與方向。
在這段時期以前,我們可以多加嘗試,多換工作,學我們想學的知識與技能;四處搬家、出國看看,或是作一些酬勞低,但能讓人成長的工作。
目的在於從這過程中認清楚自己想要做的是什麼、想學的是什麼,或是像我一樣至少知道自己的性情,知道自己是什麼或不是什麼。
但如果過了這個時期,卻還在渾渾噩噩、沒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會做什麼、能做什麼,那就應該要有危機感了。
因為在此之前的那一切是「蹉跎」,是「浪費青春與時間」,那也不能給人生加分。
那所謂的“那個時期”的界線是什麼?
我認為是30歲。(在此不考慮結婚生子等階段性任務,如果想做這些事,那就要更早開始Run)
30歲是而立之年,雖然古人的“而立”,指的是成家立業、有子有女;這個標準放在今天已經太苛。但至少這個時代的而立應該要是能“養活自己”,做個 “獨立自主的人”的底線。
如果還沒三十,那可以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跟認識自己。
如果接近三十,那就應該好好想想這些問題。
如果已經三十,那最好有點危機感,並開始想想自己到底是什麼、要什麼、能做什麼。
侯文詠曾經在某一本書中的某篇文章中寫著「誰規定人生一定要有出息?」的句子,我覺得很有道理,人生真的不一定要有出息。
不是一定當CEO、賺大錢、當老闆、大鳴大放、日進斗金……之類的才算是有出息、有意義,因為每個人對成功、金錢的定義跟興趣不一樣。但至少要知道真正認識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到老後回首也不會覺得後悔的人生,才不虛此行。
我在大學時,認識了一個學妹;從命盤上來看,她是我這十年來,看過上百張命盤中可以排進前五、六名的好命格;她聰明,心思也細膩。
但認識她這麼多年來,看著他從學生到畢業,到出去工作,我其實不知道她到底在幹什麼。
進去社群網路一看,盡是些追星、追連續劇、討論連續劇劇情(因為沒頭沒尾,所以沒看的人根本不知道在講什麼的那種),或是吃吃喝喝,還不時自怨自艾,覺得自己正在浪費生命又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發文。
結果發完後,再看她接下來的貼文,發現她還是繼續做著自己都認為在浪費生命的事……。
我幾年前看她是這樣,幾年後看她還是這樣。
雖然時間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覺得好就好,人生也只要對自己負責就好。但我真的很想跟她說:你是我看過擁有極佳命盤跟天分的人,只要你立下志向,努力實踐,十年內一定小有所成,心想事成;但妳為什麼就要這樣每天渾渾噩噩、不知所謂的浪費生命!?
但我實在不想插手她的生命,也不想惹她不開心,所以我慢慢取消了對她的追蹤,也讓自己不要再看見那種不知所謂的發文。
算一算,她也慢慢朝三十歲邁進了,正是我說的那種尷尬年齡。
如果她沒有取消對我的追蹤,我希望她能看到以後想一想,畢竟很多事只有年輕時才可以做的,一旦慢慢變老,就只能妥協於生活。
時間就像是一張下重注的彩券,過了兌獎時間,就成了廢紙一張,那是不可逆的。
我們不能重新活一次,這是很公平的。
所以千萬不要這樣糟蹋自己的天賦跟時間。
看完以後,如果認同,請留個言;如果身邊也有這樣三十還未能立的朋友,也標註一下,以表示對他的關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