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波多野結衣的悠遊卡事件

新聞連結 : 悠遊卡惹禍!AV女優波多野結衣好委屈…無奈:我有穿衣服


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為悠遊卡公司代言的事件鬧得滿城風雨,大家各持己見、爭論不休。

可能因為臉書上的朋友都是比較年輕的族群,目前聽到最多的聲音是“不認為這樣不妥當”。


 

很多網友普遍主張女優不偷不搶、靠勞力賺錢,憑什麼就要被這樣輕視?
 

也都認為新聞隨機採訪那些認為不妥的人,是因為他們輕賤女優這個職業,看不起波多野是個曾經出賣肉體的人,所以覺得她不該登上悠遊卡卡面,甚至不該代言。

其中包括一個常在線上的某大學洪姓法律系講師,也擺出舌戰群儒的陣勢,一一回答所有人的反對意見,並以三寸不爛之舌的凜然正義捍衛波多野結衣(AV女優)上悠遊卡版面的正當性,更歡迎大家來戰。

另一個知名女網友黃拉結在臉書上說“打火機、檳榔外盒上都有比基尼,憑什麼女優不能上悠遊卡?”
 

這話讓我印象深刻。我一度也這麼覺得,但仔細一推敲,這是個很有商榷空間的論點。
 

看起來,好像都是被物化後的對象登上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的公眾小物版面。
 

但兩者有極大差異。
 

首先要知道的是便利商店能買到的打火機是不准有比基尼女郎的;而在台北市未成年的人更是不准到檳榔攤(或任何地方)買到檳榔與嚼食檳榔,那是違法的。
 

所以在正常管道下,未成年的人無法看到檳榔外盒與打火機上的比基尼女郎。但悠遊卡的使用者有很大宗是學生,高中以下全都未成年,但這些人都可以在合法的通路買到這些女優代言的悠遊卡。
 

所以該名女網友的比喻,顯然引喻失義。

也有另一個說法主張很多國高中生早就知道女優、(日本)A片是怎麼一回事,也知道波多野結衣是誰,所以波多野結衣的代言,其實不會有“帶壞”、“誤導”的效果。只是這又是一個以偏概全的說法。
 

因為有更多學生對這類資訊相當缺乏,或是他們本身保守內向的思想會抗拒與“性”相關的語言、資訊、玩笑、肢體動作,甚至是影射。更別說有更多的家長一直努力不讓孩子過早的接觸這些顯然有錯誤價值觀的兩性資訊。(別忘了,小學生、國中生也都是悠遊卡的使用者。)
 

如果今天這樣的代言通過了,以後有更多相關的活動出現,你要那些家長該如何自處?

前述的洪姓律師在求戰的貼文中面對家長問:『你要我怎麼跟小孩解釋,悠遊卡的照片是一個AV女優?』
 

他回答:『就說她是個漂亮的姊姊就好了。當然如果你想解釋AV產業,我也不反對。但是請瞭解這個產業後,再來給孩子正確的觀念。』
 

這個說法也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自說自話。
 

因為這種邏輯其實就有“就這麼跟孩子講就好啦,多簡單啊?!”的意味。
 

就如同他也可以說:我認為走樓梯對身體很好,所以大家也應該向我一樣不要坐電梯或手扶梯,這很簡單嘛!
 

這種說法,忽略一件事,那就是並非每個人都有條件跟意願走"樓梯"。畢竟,他覺得自己很瞭解這個產業,想要向孩子解釋那是他自身的事。
 

實際生活中,有更多家長對性事本來就保守,也不願意去與孩子談論這個話題,一旦孩子真的來問了,你要那些家長如何自處?
 

難道要先去看A片後,瞭解這個產業,再來向孩子解釋正確的性產業運作模式?以及實際性行為與A片中的差異?
 

你已經準備好怎麼告訴孩子為何片中的男優女優第一性徵、第二性徵跟自己的很不一樣?片中那些奇奇怪怪的道具是什麼?片中那些羞辱式、凌辱式的互動是怎麼一回事?那些誇張的性愛動作是否為真?
 

對那些家長來說,讓孩子在某個年齡層內,專心在他的生活跟課業上,是比搞清楚“A片只是表演”、“女優很敬業辛苦”、“30分鐘性愛過程是剪接而成的”要重要許多。
 

所以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接觸過這個問題後,還來追著自己討解釋,這將使他們感到困窘與難以啟齒。

如果你問我:波多野結衣能不能登上悠遊卡卡面?
 

我會回答:沒問題啊,為什麼不行?
 

但我的重點在於:她夠資格,因為她是個漂亮的公眾人物;對廠商來說她很有話題性。而且她當女優也已經是過去式了,那有何不可?

但這只是我對這個封閉式問題的回答,且很多人也因此設定錯這個問題探討的方向了。對我來說這不是“夠不夠資格的問題”;問題更不在於職業有沒有貴賤?女優值不值得尊重?性產業有沒有被台灣好好注重、利用、開發?還是女優是否比政客來的乾淨踏實?

如果對女優有一點基礎瞭解,就能知道她們投入這個行業的初衷,通常不同一般。
 

如同台灣大多數的性工作者,女優們除了1970~90年代會有迫於生計出來拍片賺錢養家或還債的,其他大多就是單純拜金,覺得這個行業賺錢快,還有享受成名的感覺。(這是知名前男優加藤鷹所講述的)
 

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她們職業生涯短,且在社會上受到極大歧視,轉業困難,還有心理跟生理通常會有嚴重後遺症(這些也與台灣、亞洲社會、世界各地的性工作者相同)
 

而且可能很少人會留意到身為AV女優最大產出國的日本(光是女優就有一萬多個),其實是沒有任何公眾性商品找她們代言的。(這也讓他們覺得這次的行銷企劃很不可思議)

簡單說,不論歧不歧視這個行業,這也不是你會希望看到親友、姐妹會想去從事的行業類別,你更不會希望你的女兒在國中一年級作文「我的志願」裡,寫著她想要當一個成功、拍片量三千片的成功AV女優。

在此必須強調的是:女優是一個沒有違法的正當行業,她確實努力工作,不偷不搶,還需要高度專業與很多的相關專業技能訓練(包括聲音、表情、體態健身、除毛、體色的調整,還有技術、體力、私密部位保養等等項目)。

但其實,我們也有更多也是不偷不搶、努力工作的職業從業人員。他們也同樣能表達相同的價值。

所以真正的問題在於:請波多野結衣來代言是不是有必要?
 

代言是一種廣告行為,是要讓消費者透過代言人來對產品產生正面連結的商業手段;從另一方面來說,公眾性的代言,也希望能找來正面的代言人,讓這個代言人的故事被放大,成為很多人可以效法的對象。(所以反毒廣告找形象清新的、社會公益廣告找形象溫馨的)

我們可以從這個觀點來檢視波多野結衣是否可以是一個恰當的代言人。
 

你希望這個代言人可以給大家什麼樣的連結?什麼樣的啟示?什麼樣的激 勵作用?
 

如果只是為了找一個身材好的、漂亮的,台灣沒有此等人才嗎?

如果只是為了告訴大家,職業不分貴賤,不偷不搶、努力工作,就算是性產業的從業人也可以成為這樣正面意義的楷模。
 

甚至是要大家接受AV女優登上公眾性工具 ,才是新思維、才是清流、才不是「假道學」,那我寧願支持本土化 ,邀請金錢豹的頭號紅牌小姐代言悠遊卡,其美艷清新程度肯定有過之而無不及 。
 

因為台灣本身就有更多美好的人與事可以推動,何必請來會念經的遠來和尚?

如果要談知名人物或事件的行銷,就不能讓《聶隱娘》登上悠遊卡嗎?不能在《KANO》、《賽德克巴萊》、《看見台灣》電影上映時,一起邀請代言嗎?
 

如此一來,這種爭議就根本不會出現了。

誠如我一個臉書朋友說的:波多野結衣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悠遊卡公司的行銷企劃人員。
 

因為他為了要達到柯文哲市長口中說的“悠遊卡業績成長100%”,便不擇手段的用這種顯然欠周詳的方式來行銷。
 

不得不承認效果大的轟動全台,但這是正向的效果嗎?
 

是所有普羅大眾都可以接受或樂見的嗎?
 

他在行銷時想要藉這樣的代言人傳遞什麼訊息給大家?
 

若是要談論轉型後努力工作的女人最美也一樣能成功?那誰有資格超越現在聶隱娘的女主角?

最後我還是那個問題:如果你念小學四年級的孩子拿著波多野結衣的悠遊卡問你她是誰?問你AV女優是什麼?問你那是什麼樣的產業?
 

你該怎麼回答?(如果你又真的是生性比較保守的媽媽,就如同普羅大眾的媽媽一般)

或許你會跟我想的一樣:市政府到底在搞什麼?好端端的找她來代言做什麼?

職業本身無貴賤,但別忘記人一定會有定見。

連情色業發達的荷蘭,A片輸出國的丹麥跟日本都沒有這樣搞了,你現在搞清楚策劃者腦袋的洞有多大了嗎?


這就是你們要的宣傳效果嗎?
 

讓人家覺得台灣開放、清新?

---------------------


而波多野結衣的新聞不只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也鬧上國際版面,而淪為國際笑柄。

那些罵人家"假道學"的,這就是你們說的自由、尊重、職業不分貴賤嗎?




新聞連結 : 華郵諷波卡性無不銷 首都染黃

新聞連結:史上最強負面宣傳

(華盛頓郵報)新聞連結:日本色情明星如何成為台灣地鐵卡封面( How a Japanese porn star became the face of Taiwan’s metro swipe cards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