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麼認為的。
“肌肉大”跟“拙力”是兩回事。(拙力是指不協調的力,叫你推,你就真的全力推,不懂得適度的收放才能統合成最有效率的力量)
整體來說,太極拳講一個「巧」字,用勁要巧、用招要巧,所以我們不崇尚巨大肌肉男,因為那效果不大,也常常影響協調。
但是,要不要做重量訓練?
我想是要的。
因為,太極拳的「勁」,取決於拳架的協調性(而不是氣,因為只有練拳架與推手才能提昇勁力的掌握,這不是武俠小說,不是真氣一出,敵人便翻倒吐血的世界)
而協調性是掌握竅門後反覆練出來的,肌肉太大會在運用時,造成不必要的抖動(例如說,胸肌太大,走樓梯時會彈跳。那會影響發力時的向量運作),所以我們不要巨大雞肉男。
而「鬆」也是一種身體在訓練後的習慣,跟你肌肉大不大沒有關係;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上來看,越有效率的肌肉越柔軟,而非僵硬的大塊肌肉。而柔軟的肌肉,是不會妨礙協調性的。
但要不要做重量訓練呢?
我認為是要的。首先要先釐清的是,肌肉男是重量訓練練來的,但重量訓練不會讓每個人都變成肌肉男,端看你怎麼練。
而,肌力增加了,可以使你本來就有的協調性更增威力;(因為肌肉量少時,協調性可以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但同樣的協調性,卻擁有更多肌肉時,破壞力就會更大。)
所以,中國的太極拳學校,其實這方面也慢慢科學化訓練,學生們一大早起來就是做體能,重量訓練,其他時間念拳理、練拳架。這表示兩者是不牴觸的。
而且,肌力如果足夠,很多動作的威力會更強,發勁、納勁的幅度也就越大。做某些動作時,也更不容易受傷(例如坳步或跌岔那樣難度較高的動作)。
且不能或忘的是,如果要將傳統武術往技擊運動上發展,體能跟肌力、耐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但最後要提到的是要怎麼做?
我會建議先練拳,再健身。
因為健身,會讓局部肌肉充血,肌肉會膨脹,那會使你本身的感覺失調(至少,你平常沒事不會肌肉充血),這樣一來練拳時整個協調性就會跑掉。
如果你習慣在肌肉充血時練拳,那你不充血時,協調性會再亂掉
其次是,不管是練拳還是健身,都要記得拉筋跟按摩,可以舒緩身體肌肉的疲勞跟不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