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一則會害死人的新聞




前天看到一則新聞,實在錯的厲害又誤人子弟,除了在下面留言澄清外,也另外在這裡做詳細一點點的說明好了。

那則新聞裡面內容是說如果一禮拜內有兩天完全不吃澱粉類的食物,將有助於減肥。但其實這樣的文章是一種錯誤訊息,錯誤的地方有三個,下面先引用原文後再分別論述。





每週兩天不吃澱粉 減肥效果佳

作者: 陳思翰 | 台灣醒報 – 2011129日 上午9:21

【台灣醒報記者陳思翰綜合報導】女孩們放下計算卡路里的計算機吧!美媒報導,研究發現,每週有兩天完全不吃如麵包、麵條等澱粉類食物的減肥效果,比每天低熱量的飲食還來得有效。報導也說,此方法除了能達到減肥效果外,也讓人體內中的胰島素及肥胖荷爾蒙趨於穩定。

美媒報導,研究將115位乳癌高風險群的女性隨機分配到3種不同飲食模式的組別中,分別是:每週有兩天大量減少攝取澱粉類食物,剩下的5天則有卡路里限制;每週有兩天大量減少攝取澱粉類食物,但剩下的5天沒有卡路里限制;每天固定攝取1500卡路里的食物。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女性在一週內有兩天不吃澱粉類食物,並在剩下的5天中正常飲食,4個月下來平均可瘦約4公斤,反觀每天固定只吃約1500卡路里的女性,同樣時間內則平均瘦了2公斤。

研究人員Michelle Harvie表示,雖然這樣的飲食方式可以有效控制體重及胰島素,但對人們一般的飲食習慣而言,要民眾持之以恆做這樣的飲食,仍非常困難。研究人員也說,研究的另一項成果,則是進一步了解澱粉類攝取與乳癌之間的關係。



----------------------------------------

首先,是針對文章內容作一些回應。

不吃澱粉減肥才困難。澱粉是碳水化合物,能很快被消化代謝,適當的攝取澱粉才能幫助新陳代謝與熱量消耗。

如果不吃容易有飽足感的澱粉,那勢必要吃更多的肉類或其它你找的到的、非澱粉類的食品類,來使自己有飽足感,那含有裡面更多的油脂與蛋白質,平常吃一些是補充營養,但吃這些東西吃到飽,會造成攝取過多的問題,造成更危險的蛋白質中毒,並且讓腎臟、肝臟的負擔加重,那才是玩命。(除非你連肉都不吃,只吃水煮青菜,但那更讓人受不了~~)

大部分的東南亞人以飯食為主,那是良好的澱粉來源,尤其如此是吃五穀米,更容易有飽足感,也因為有更多的纖維質,所以你雖然吃飽了,但真正吃到的熱量更少,排便也會更順暢,那才是最健康的減肥王道。

(如果你不調整飲食也不運動,還奢望要減重,那就像是你想不工作,還希望政府每個月發給你十萬的生活補助金一樣......)

且這篇報導說的是以外國人的測試,西方人本來就跟東方人飲食習慣不同,文章裡只提到"麵包、麵條"這一類麵粉類的製品,但西方人另外重要的主食"玉米""馬鈴薯"是都沒有提到的,這些不也是澱粉類的東西??還是他針對的只是麵粉類??(那標題也下錯了吧~~)

其次,是一些簡單的觀念釐清。減肥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卡路里的加減過程,你吃進去的比你需要的多,你就會胖;你消耗的比你吃進去的多,那就會瘦。增加卡路里的方式就是拼命吃、無時不刻的吃;而想減少卡路里的方式通常不脫幾種:

1.以運動增加肌肉的量。但你不需要變成肌肉男(或女),因為肌肉也要每天消耗熱量,只要你肌肉的比例增加,則每天固定被消耗的熱量就會隨著增加,就向我以前曾經是柔道校隊,那時全身都是肌肉,所以每天他們就要吃掉不少熱量,這讓我就算是睡覺也會瘦。

 2.以低熱量的東西減少熱量的吸收。人的胃是有「容量限制」的,如果你改吃一些會有飽足感但是沒甚麼熱量的東西,那你同時就能達到「吃飽」與「沒吸收甚麼熱量」兩個目標。若你是過去每天吃進2200大卡,現在只吃進了1800大卡,那平均就少了400大卡/天,那你就算甚麼都不做也能在21天內少一公斤。

3.如果單就飲食來說,改變飲食習慣是最快的方式,自己帶保溫杯出門,隨時裝白開水,沒事就喝一口,這樣肚子裡有東西,就不會老是想吃東西了,且你可以讓自己少花很多買飲料的錢。

再強調一次由於胃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吃飯前先喝一杯水(一般紙杯大小就好),先佔去一點胃的空間,這樣子你就不會吃進太多東西;如果吃自助餐有湯,也先喝一碗。然 後每餐一定要吃一顆拳頭那麼大(你的拳頭)的青菜與一碗飯(它的澱粉是你需要的),之後吃幾片肉或一顆雞蛋,你也差不多飽了,如此一來你其他東西會少吃 了。

然後坐辦公室的,不要在抽屜放零食,免得自己想到就東吃一點、西吃一點,那累積起來的量,可不比你一餐大魚大肉少多少。

按照以上的說法做,你就能在不節食的情況下,調整自己的身體機能,排泄也會越來越順利(一天一兩次不是問題,很清爽喔~),最重要的是體重會慢慢下降,精神也越來越好。(但這樣子體重只會降到一個程度,就不會再降了,到時候就需要用其他方式來輔助,但那是後話,你先從飲食著手吧。)


4.給自己一點口訣吧~記住,零食不要吃、飲料不要買、自己帶水杯,沒事喝一口、飯前一杯水,餐中一拳菜,白飯不要忘記吃,魚肉總比紅肉好。


他叫你放棄計算卡路里,那只是聳動的標題,既不負責任也很無知,更沒想過自己可能會害到別人,這很要不得。

 最後,是針對這篇新聞的撰寫模式提出這篇新聞寫的很糟糕、語焉不詳的地方。

從內容來看,這三個都是「實驗組」,並沒有提供「對照組」讓大家進一步比對出“做這個”與“不做這個”之間的差異,那誰知道做不做的差別在哪裡?

這三個組別的設定也怪怪的。如果仔細看會發現:

第一組是:「每週有兩天大量減少攝取澱粉類食物,剩下的5天則有卡路里限制

第二組是:「每週有兩天大量減少攝取澱粉類食物,但剩下的5天沒有卡路里限制

第三組是:「每天固定攝取1500卡路里的食物」,而實驗結果是:「同樣時間(4個月)內則平均瘦了2公斤

所以看起來只有第三組有確切的答案;而第一組、第二組並沒有完全符合「如果女性在一週內有兩天不吃澱粉類食物,並在剩下的5天中正常飲食,4個月下來平均可瘦約4公斤」這樣選項的實驗組。

也就是說第一組、第二組並沒有一個相對的答案。(因為這篇文章並沒有清楚說明這個結果是哪個實驗組的,而一、二組都共通點是「每週有兩天大量減少攝取澱粉類食物」,只是差別在“後五天的飲食是否被限制”)

我就想請問那個記者:是從哪一個組別的實驗結果得出來「如果女性在一週內有兩天不吃澱粉類食物,並在剩下的5天中正常飲食,4個月下來平均可瘦約4公斤」這個結論的?

 而且,請注意這篇文章提到這個研究「115位乳癌高風險群的女性隨機分配到3種不同飲食模式的組別中,又提到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的另一項成果,則是進一步了解澱粉類攝取與乳癌之間的關係。」

發現到甚麼關聯了嗎?沒錯,這是一個跟“乳癌”有關的研究,並不是在研究“減少澱粉攝取”跟“減肥”之間的關聯。所以我不知道這個記者到底有沒有看懂這篇論文到底在表達甚麼訊息與研究成果;還是他看懂了,但完全不管人家想要講甚麼,他只取他要的部份,再下個聳動的標題,就這樣投給報社,然後報社覺得夠聳動,就讓他登出來?!

他這種解讀就讓我覺得像是某某人看了一篇「研究中國千年來飲食文化的演變」的數百頁論文後,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人很愛吃,所以菜式為世界之最」。

試問研究者該做何感想?

再來就是要注意這個記者完全不懂得與健康相關的基本常識,也不懂得該如何跑這類的新聞。因為任何報告都有數據,必須全部看完再考量其他相關研究的回顧,不是自己看個結尾就可以拿自己想要引用的來寫,我可以肯定這個記者沒有看完通篇原文的報告。

證據就是他從頭到尾就是一個"美媒報告",但沒說是哪家美國媒體報告的?

這報告是哪個研究機構做出來的?(機構的專業度與規模牽涉到這個研究的深度、廣度、正確度與可信度。)

發表在哪篇學術論文中?(期刊的權威度關係到可信度能夠有多少。)

甚至是記者本身有沒有將原文看過?

看的懂不懂?(不光是懂不懂英文,還要能看懂專業的部分,並分辨是否有問題。)

以上的東西都缺之弗如,便下了個這麼聳動的標題,天曉得他的文章是哪裡看來的。這種用法基本上就跟"我聽我朋友說"是一樣的不負責任,他就是搞聳動來呼弄人。

而且還真的有人在下面的留言中表示自己要按照報導試看看,要是真的試出問題來,那該是誰負責?

如果有(有形的)罪責或是(無形的)業障,那該是誰來扛?


人人總說「記者筆如刀」,他難道不知道自己這麼一寫下去,會有多少人聽信?!

如果他知道,是否下筆時該多做求證,以對自己與讀者負責呢!

真的,該多想想了~


(如果對相關問題還有疑問,請在留言區發問,我會再搜集相關資料後試著作出回應~~)


PS:以下推薦一個格式相對完整的相關類型新聞,新聞裡面便有我上述的必要條件,下次再看到這類新聞時,請留意是否有:研究機構、研究者、實驗內容、出處網站、刊登期刊名稱以及大概的實驗過程,這是你能確保這條新聞可不可信的重要方法。

解巧克力癮 選擇快走準沒錯

中央社 – 2011129日 下午6:14

(中央社台北9日電)埋頭工作到一半,突然想來顆巧克力,但又怕就此上癮時,不妨考慮到外頭走一走。新研究指出,散心15分鐘能使人們少吃近50%的巧克力。

「生活科學」網站(LiveScience)報導,研究人員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教授泰勒(Adrian Taylor)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知道工作時把巧克力等高熱量食物當點心享用,不僅會成為一種習慣,而且日積月累還會導致體重上升。」

泰勒與同僚因此決定展開研究,看看運動是否能夠抑制人們想吃巧克力的渴望。他們要求78名嗜吃巧克力的民眾,暫時戒掉巧克力2天,並將受試對象分成4組。

其中2組人先在跑步機上快走15分鐘,接著得在模擬的工作環境下,完成工作;前者被分配到簡單、壓力低的任務,後者則必須完成難度較高的任務。另外2組受試者,以休息取代快走,然後再開始完成與前2組相同的工作量。

所有實驗對象在進行分配到的任務時,1碗巧克力就擺在他們隨手可及之處。

研究人員發現,從事快走的組別平均吃了約15克巧克力,相當於一小條巧克力棒;以休息代替快走的組別,則吃進約28克巧克力。

研究人員表示,結果同時顯示,分派工作的難度並不影響受試者的巧克力攝取量,這意味壓力不會挑起實驗對象對巧克力的渴望。

這項研究將發表於明年2月號的「食慾」期刊(Appetite)。(譯者:中央社蔡佳伶)10012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