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時,我看見了一則新聞感到相當有趣,那是在說德國準備在2010年的10月3號,賠償一大筆錢(折合臺幣是29.8億元)給世界大戰的戰勝國,這筆錢一付出後,表示的德國的債就還完了。
首先,這是一條陳年老帳,它是德國在1914~1918年的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敗懲罰,到今天已經96年了,卻還繼續在發生,也就是說我們同樣見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往後的歷史會寫:「2010年10月3日,德國還清了最後一筆罰款,正式終結一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債務…」)
再來是那種漫天要價的金額,德國居然能有毅力、耐力的還清,而且在不到一百年內就真的還清了(別忘了二戰、全球經濟蕭條,他們也有受害)。
最後你必須要知道,「有心還錢」跟「有能力還錢」是兩回事,但是他們真的憑著他們過人的工業及各種生產能力還清這筆錢,可謂是誠意十足。
光是這三點你就該為他們喝采了,接下來我簡單介紹一下這件事的誇張程度究竟能有多離譜……
一戰的開始,如果要用最~最~最~簡單的方式來解釋那就是:
當時的各國在民族意識高漲的氣氛下,產生了更多的摩擦,而這些歐洲國家也為了互相爭奪殖民地和商業版圖而弄得很僵,其中的德國跟法國鬧的尤其不爽,所以德國人為了孤立法國,就找了別的國家組成同盟;法國人見狀心想:「好阿,要搞大家一起來搞啊」,於是也找了一些國家組成同盟;於是在秘密外交盛行的當年,大家都同在某些同盟中,同盟的內容也不外乎是「我被打你來幫忙,你被打我也幫忙」的那種意氣相挺。
再加上大家也在武裝競賽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軍隊武器,讓局勢越來越緊張;各國還不斷的推演戰爭真的發生時的進行流程(譬如說 你打我哪哩,我就反攻哪哩,再怎麼~怎麼……)
既然大家都做好了準備,似乎就在等一個開打的理由,好死不死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塞拉耶佛視察時,居然被刺殺了,奧匈帝國便以此為藉口,連和德國開打了。
剛剛有說過各國已經設定好戰爭流程了,所以有人一動手,那各國的戰爭計畫就開始運作,這種情況很快的失控,感覺上就像是你在看電影時裡面一票劍拔弩張的人拿著槍對峙,其中有個人吃口香糖吹泡泡時爆炸,大家就以為對方開了槍,就開始朝著對方亂開而引起槍戰……
前面也說了,很多國家都簽下了密約,約定要相挺,那一打起來,幾乎所有國家都被迫投入戰爭,這就是一戰的起因。
那一戰造成甚麼損失呢?
參加作戰的相關人等就有6500萬人,死了1300萬,傷了2200萬(差不多是全台灣的人),因為戰爭引起的死亡人民也超過1800萬人。
在費用方面,直接投入戰爭的金額是1800億美金,間接的戰爭損失(房子、醫療等等)超過了1500億美金。而主戰場在歐洲,所以歐洲幾乎全毀。這樣你知道事情有多大條了吧???
戰爭打了四年結束,德國是最主要的戰敗國,但各國還是認為他是戰爭的始作俑者,所以決定要對他重重處罰並且還要他賠償各國的損失,就構成了歷史有名的《凡爾賽條約》[1]。基本上,被打的一窮二白,最後還戰敗的德國有甚麼立場辯駁呢?人家怎麼說就怎麼辦囉~~~
處罰方面:它的海外殖民地幾乎喪失,其中包括在中國山東的權利要轉交給日本,這可讓當時的國民政府氣壞了。他們也不再讓德國行「徵兵制」,還規定他們的陸軍不能超過10萬人、海軍不能超過1.5萬人,也不准有空軍,相關的武器、裝備、艦艇、武裝建築都要減少到一個離譜的地步,這幾乎讓德國不得擁有武裝。(整體來說,德國失去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還要賠很多錢…)
再來就是「賠款」了,既然德國被認為是戰敗者,所以被要求要負擔「戰勝國的戰爭費用」、「戰爭造成的一切損失」,當然德國自己的損失也是要自己扛了……(聽起來很公平嗎?當初美國政府堅稱海珊政權有核子武器,所以發動戰爭侵略他們,打贏後卻沒搜出甚麼東西,也把海珊給殺了……但他們也沒有打算要為這場烏龍事件賠錢阿...你說悶不悶)
那賠款是多少呢?
因為在凡爾賽開會期間,各國還沒有辦法統計自己到底損失多少,所以只先要求德國要在1921年5月1號以前先賠出50億美金(可以是錢、物資),之後由損失賠償委員調查清楚後,再跟它 “慢慢算”~~
很熟悉吧,黑道在製造假車禍之後也都會叫人家先給一筆錢,再叫對方簽下「空白本票」後才能先走,但以後本票上填多少數字,對方都要照付…(而之後的德國還真的就這麼乖乖照付了,這筆帳還了92年,直到今年的10月3號才還清,你說慘不慘??)....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