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學生教育中,該調整的是文言文的數量?還是閱讀風氣與求學態度?

 


 

#文言文是洪水猛獸? #還是代罪羔羊?

最近一個吵得很熱的話題是 : "文言文的比例要被降低了"。

我不想討論那些審議名單裡面有些人的資格真的很讓人質疑,並且很想建議他們 : #如果要提高醫療品質與醫療多元化也可以試看看找醫院一樓的警衛來加入決定病人手術與治療的跨科別醫療會議啊

(詳情請看留言欄裡的新聞連結 : 看到課審會選文小組名單 作家氣得想上街頭)

-----------------------------------

我想討論的是 : 文言文的錯在哪裡?需要被這樣對待?

上網看看別人說的,可以有以下幾點。

1.有人認為台灣不是中國,所以要去中國化就要先擺脫文言文;不然就是抱中國大腿。
這部分實在不好答。但我想請問兩個問題。
一是,所以這些人報名學了哪一個南島語言或是原住民母語? 進而準備何時推動修法讓全國人民改用這麼具有台灣或南島精神的政治正確語言?
二是,有關於台灣文學,這些人浸淫與深耕研讀了多少?以顯得自己政治正確?

幽默的是,當我們用繁體字與精準的注音符號,來批評中國乃至全世界華人大多採用羅馬拼音與簡體字,是一種"拋棄美麗的文化符號與語言"時,我們卻轉頭疾呼大家使用文言文是一種阻礙與抱大腿的行為,所以需要"減少"......?
#所以這些人到底開始使用了哪一種南島語言或原住民母語了?
#不管你嗑了甚麼藥_也給我來一點吧

-----------------------------------

2.這個議題很新鮮。是今天早上看見的。
「 文字是用來溝通的而不單純用來表達文章深度,如果文章寫的故作高深,讓人難以理解。這不是喪失了文字的用意嗎?」

這聽起來頗像一回事。
但問題是 : 自從胡適推廣白話文運動後,早就沒人這麼說話了。
大家不妨想想平常誰用這樣的文法跟人溝通 ? 還是誰用這個文法說話 ?
大量使用文言文的對象,早已是課業跟需要理解專業領域的人(佛經、歷史、國文、戲劇、考古等)才會去接觸的了。

#那為什麼會有人說文言文妨礙了現在人的溝通與理解?
#昨天男女朋友寫情書用文言文所以看不懂?

(雖然我也真的用半文言文的方式寫辭呈辭過工作,但我不在乎主管看不看得懂。)

而早已不是溝通工具的文言文 ,卻能承載各種歷史與文化的傳承;讓大家能藉著掌握這種文體,寫出優美與具有深意的句子。

一句 : 「安心茅屋穩,性定菜根香」,就會因為每個人理解、經歷、年齡的不同,而有不同體會跟感受。
但寫成白話文,那要幾萬字才能寫完?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看完?
#這才叫做浪費時間跟妨礙理解吧?

並且也能藉由這種理解去體會古詩文中的樂趣。
思念亡母的讀一下「遊子吟」、思念亡妻或前女友的讀一下「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那都是「靠北男女友」系列無法給你的深度感受。

有時間去看留言串,回覆看起來很辛辣但實際上沒甚麼營養的留言,為何不讓自己感覺深沉一點?好好體會思考跟活著的感覺?

------------------------------------------

3.也是今天早上看見的。
那人說 : 「現在的學生連白話文都寫不好,連淺的都學不好然後教深的,是件很怪的事....所以不如減少甚至廢止平常用不到的文言文。」

這個就更有趣了。

如果用不到的就該砍?
那出社會了誰用"各種國中學到的代數、幾元幾次方程式"的數學來解決生活中大小事或市場購物買賣?
如果不出國,會遇到外國人朋友或同事的機會非常低,就算遇到了我們也不會用到Ridiculous這類的高難字彙,是否我們也應該把這些很難的、以後不會用到的學程給刪除掉?

又所以現在學生的英文、數學都不好(台灣這方面是有名的弱),是否也該減少困難的英文文法教授,或是聯立方程式、微積分甚至是傅立葉呢?

如果最實用、常用的都是國小就能學會的,那這些人國中、高中或大學是要去學校做甚麼? 跟同學相約去抓怪?

#說到這裡那人便回我 : 「英文數學那是時代所需哪砍的了?」

但問題是 : 不管時代需要與否 ,對沒學好的人來說 ,都沒意義。
另一個問題是 : 講到"時代所需",我們哪一次對時代的判斷正確了?

幾十年前我們認為全面禁止講台灣母語,有助於整體文化的提升;結果現在呢?(砸大錢恢復母語,而且是客家語或閩南語長輩都聽不懂、看不懂的教材跟腔調)

不到二十年前,我們推動教育改革,現在呢? (一堆人坦承教改失敗,可憐了中間的這些孩子們)

然後現在說 : 減少文言文,讓學生們去學其他的語言或學好白話文。
#請問這樣判斷的依據是什麼_結果可信嗎?
.
我們以前到現在 ,在教育上面的取向判定都有問題 ,要做這種決定 ,需要有更深的配套 。而不是陽春的說:很難 ,減少一點 ,大家就會了 。

更何況,減少文言文的學習時間,就會相對學好白話文嗎?
那個中級學校常常取消體育、家政、工藝課程讓學生趕進度跟複習考試,有讓學生的成績跟知識質量得到提升嗎?

如果沒有。那為何文言文從65%降低10%就能夠"救救菜中文"?

對一大堆"在再"不分的人來說、對一些連三百字短文都無法好好組織、大考國文的作文只寫得出幾百字的人來說,兇手真的是文言文嗎?

------------------------------------------

所以如果這個決定的考量,不是低俗到自卑的國家民族主義與政治考量的話。而是文言文可能跟學生語文能力低落有關,那我們應該探討的是 :
#到底造成大家語文能力低落的原因是甚麼?

我們可以問問英文或數學老師 : 「請問我數學或英文程度不好的原因是甚麼?」

數學老師會說 : 因為你練習的數量不夠、對算式的理解不夠清楚。
英文老師會說 : 因為你聽說讀寫的數量不夠,要練習就會了。
(而且每一個英文老師一定會叫你多背單字,以後才會有用;但國文老師要大家多背成語、典故、名句,卻反而被罵是扼殺學習力跟創意?)
.
然後那些人不去反省、不去問國文老師們可以提升自身程度的方法,卻只是說 : 因為文言文很難又沒有必需性,所以減少或刪除最好......???

WTF ?!! (這句超實用,但學校不教...XD)

語言能力差或是看不懂文言文,其實也是這個原因。
#大家知道台灣每人每年平均花在買書的費用遠低於八百塊嗎?
這還是包含買漫畫、雜誌。(每人每年閱讀的書低於兩本)

所以,如果大家能接受英文要強就要多背單字、數學要強就要多練習題型跟多解題;為什麼不能接受文言文就是多看、多理解、多拿白話翻譯回去比對就能提高掌握度........的這件事呢??

-------------------------------------------

再問一個問題來找答案 : 如果同儕間就是有人能學會,而自己學不會,那是誰的問題?

我的英文數學向來很糟糕。但對英文數學好的人,也會覺得這樣課程安排沒問題(因為他學得來)。而我卻不會因此怪英文數學太難,因為人家做得好,我做不好,那是我的問題。

同理引申。一個大考放榜成績裡面,高標的人只有5%,均標的人35%,低標的人60%。結果最後認為是考題太難了,要降低考試題目的難度,讓大家都能考到高標以上-----------這就是那些人要拿來解決語文能力跟成績普遍不好的邏輯嗎???

又例如。中華職棒方面覺得比賽不好看,所以不去想辦法引進新的訓練模式,反而是改換彈力球,然後讓中職一年出現幾個打擊率四成的打者、全壘打滿天飛。
(MLB是公認最強的棒球聯盟,上一個出現四成打擊率已經是1941年了)

但是等到潮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
到了國際賽,才知道到底誰在掩耳盜鈴。

說到這裡,問題越來越明顯了。

---------------------------------------------

讓大家語文能力出問題的癥結我想就跟英文、數學一樣在於 : 看得少,練習少,寫得少。
.
#那跟文言文到底有甚麼關係?
#那砍掉文言文又怎麼對這件事有正面幫助?

#語言跟溝通能力不好 _真的不要牽拖文言文 。
.
而除了練習不夠外,很多人學不好文言文是因為學校老師的教法太無趣了。
.
但平心而論,我以前的學習經驗裡,國文跟英文、數學一樣都要背基本的。#而這種方式很討厭
因為照這種念書方式只是為了要你在考試時能分出"以下哪個詞彙的詞性跟其他三者不同?"、"下列五個將字,何者與另外四個不同?"

我沒有在其中體會到任何國文的樂趣與魅力,是以我選擇上課看三國演義原文或是金庸小說,這種題目就猜過就好。這決定了我不是成績很好的資優生,但今天我的語文能力也沒有比那些書念得很好的人差太多啊。

#為何荼毒我的不是國文,反而是英文數學,然後大家不討論怎麼減少英文數學的比例跟難度?

-----------------------------------------------

當英文老師要多背單字,或是數學老師要大家先背算式,背了再說,學生就背了。
但當國文老師要大家先背課文跟文句,來豐富腦袋中的詞彙數量,就能幫助以後作文的功力與對文章的理解。大家就哇哇叫了~

這種方法雖然無趣,但卻是記住的最有效法門。
因為能有趣的學會,大家早用了。
(有趣的方式就是挑自己喜歡的書,養成閱讀的習慣。但一人一年花不到500塊買書,超過300字的貼文就看不懂的人,要怎麼養成閱讀習慣?)

所以 ,#問題在於怎麼幫助學生理解課程 ,不是學生不會就簡化教材。

#但這就跟減少文言文比例無關了
.
因為台灣民眾,嘴上說要脫離中華文化的餘毒,但事實上還是身體很誠實地認為 : 唯有讀書高。

然後家長們希望學生有好的成績,就開始壓縮體育等課程的時間,通通拿去拚考試跟補習。

所以短視近利的政府知道了。為了要選票開始用短線政策討好人民。
.
最後,大家成績提高了,學歷提高了,但國際競爭力沒有提高。
嘴裡說要發展觀光業,但大家輕視的價值觀,讓計程車司機幾乎沒有人會講外語(會講的都覺得自己沒必要開計程車,應該領8萬坐辦公室)
.
這麼重視英文,還是沒有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好。問題就在於只想討好選票,讓孩子又要學母語、又要學國語、又要學英文,是在養九官鳥嗎?

十幾年看下來,哪個政策不是這樣翻來覆去的被翻成一條爛在鍋子裡面的魚?

-----------------------------------------------

所以,如果語言低落的問題,不是出在文言文身上。而是教育體制跟大家的價值觀出了問題,再加上政府政策搖擺 (根本沒有定見要怎麼帶領大家轉型或前進)
#那減少文言文的積極意義是甚麼?

因為太早出現會妨礙孩子的理解?
這我同意。所以很多國家禁止學齡前兒童太早學英文,也是同樣目的。

#但我們一直以來的國文方針都是 : 國小沒有文言文 ;國中出現篇幅 ,但都是從《師說》、《陋室銘》開始 。而且最多的是明清的半白話文(包括老殘遊記、聊齋之類)
.
高中才是篇幅增加的時期 。這時候才是文白交雜,也沒有全文言文教學。
.
而所謂的“專精”,那就是大學中文系的事了。(所以他們要使用瀧川龜太郎的史記會注考證來學習古文的句讀)

照樣看來,也一直都是由淺入深啊。

#再反向回憶
我念書時 ,小學沒有看過文言文 ,國中才有 。
小學有學好基礎語文(這時候才不需要學甚麼小提琴、鋼琴、直排輪吧?) ,國中就能接上 ,這就叫做由淺入深、從易到難 。

如果國小就沒學好 ,國中跟不上 ,高中看不懂 。然後大學毫無程度可言。
但解決方法居然是減少文言文?
#這種邏輯到底是怎麼導出來的?

沒有學好,導致以後看不懂,又怎麼會是文言文的問題呢?
別人可以 ,自己不行,該檢討的不會、也不該是教材 。

-----------------------------------------------

最後,那些人又該怎麼解釋一個到現在都還在發生的現象 : 就是一堆人國文成績不好,不愛唸國文課本;但卻喜歡在私底下念倪匡、金庸,看各種小說? 然後被武俠、神話遊戲的系統設定比課文還熟?

金庸小說,很多地方也都是中國文學的極高展現。很多地方甚至不比我們半文言的文體還簡單。但是大家寧願看金庸,不看國文課本,我想問題不是文言文,而是教授文言文的方式。

所以問題顯然不是國文或文言文的本質不好,那又為何拿它開刀?

別忘了,當日本孩子規定一定要練書法時,我們捨棄了。
當外國流行擁抱中文時,我們正在向外推。
而我們現在回頭努力想找回當年那些被打壓而減少使用的母語時,我們正花費多少成本?
.
今天慢慢讓文言文退出教育體系裡,幾十年後我們又要花多少代價來訓練人去學習寫公文或閱讀較有深度的文章的能力?
.
又或者當我們的孩子只會一窩蜂的沉迷、研發、使用大量看來莫名其妙的網路語言時,我們就應該有點警醒了。

#而且別以為國文以外就不用文言文了。文言文在生活中的使用遠遠超乎大家的想像,不信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題目 : 科學教育觀點:高中國文不應減少文言文

.
.
====
#如果問題不是出在文言文身上
#是否就是另外有政治性目的呢
#那這些人到底學會了哪一個南島語言或是原住民母語了

#圖片是從網路上抓的,版權在創作者身上
====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