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看「葉問」,也小聊「詠春拳」



(圖說:「葉問」會紅,且不下「霍元甲」,很高興動作片能再度出現佳作。)


這陣子上映了「葉問」這部片,我看過了~

只能說甄子丹拍了一部節奏明快的好片,這部片會大紅,甚至不輸給李連杰「霍元甲」。(另外,我也好希望像他一樣每天只要練拳、看書................還有打電動就好,多開心愜意阿~)


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這部片找來了一個找的非常酷似蔣友柏的人來飾演三浦將軍(要不是Tone調不合,我還真會以為那就是蔣友柏)外,就是這部片裡的「詠春拳」。

武術電影一定都要經過套招排練,才能讓動作的節奏感明確、漂亮跟清楚,「霍元甲」這部片就是很顯著的例子,裡面會出現很多一般人做不到的動作,像是特技一般,在風格上他也是標準的袁和平風格,拳架子大、飛起騰落動作也多,而且融合了各家的特色,讓整個拳套看起來相當豐富、華麗與漂亮。


但實際上,霍元甲聞名的是「燕青拳」,也有人稱「迷蹤拳」或「秘宗拳」,是一種北方的套路,北方套路不少是大開大合的打法,能充分展現北方人手長腳長的特點;而電影裡面的套路卻能看到很多種拳法的影子。而如果你想要學「霍元甲」打的那樣瀟灑,那還是要跟對手套招一下,但傷害力太大,我想也沒人會想跟你完這個,但話雖如此確實還是好看,有一點「演武」、「武舞」的味道。

而「葉問」這部片武術指導是洪金寶,加上甄子丹也是練家子,打起來的節奏跟霍元甲又是不同味道。裡面的主題相當明確的就是「詠春拳」。

詠春拳系在華人世界相當的枝葉繁密,大師級的人物輩出,別的不說在武術界的李小龍,演藝圈的成龍、元彪、洪金寶、林正英,甚至是周星馳都受到其影響。

而元彪、洪金寶、林正英更以此為題目拍了一部「敗家子」的港片,裡面的主題就是「詠春拳」,林正英跟洪金寶兩人在裡面飾演元彪的師父,傳授他詠春拳,裡面有進階的介紹,讓大家不只看熱鬧,也看門道,有空大家可以找來看看。

而會拍這樣的電影表示確實有這樣的市場,證明了這個拳系在香港的普及跟知名;另外片中能拍的那麼仔細也能證明這個拳系大家不陌生,更證明洪金寶、林正英更是箇中好手;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楊紫瓊也和甄子丹拍過一部「詠春」的電影,足見這個拳系的廣大知名度。

而回到「葉問」這部片,裡面的「橋手」讓我印象深刻,「橋手、二字鉗羊馬」是詠春拳裡的一大特色,前者指的是由手指到手肘都可以成為運用的武器,依身材不同還分為長、短橋(前者殺傷力強,後者速度快,但各自的特色都能造成很強的殺傷力),在片中甄子丹長、短橋都用,所以能同時看到他連珠砲似的進攻與防守,也能看到極為致命的重砲攻擊,忒是好看。

而「二字鉗羊馬」跟我們印像中的「大馬步」不同,它有點內八字的站法,但使用起來相當的靈活,死角也更少,而且重心留在中下部位將會更穩固,也因此在劇中不會看到他有飛起來踢頭的動作,就算踢頭也是有點像「側踹」的方式,這就是特色之一;而主角更常常在敵人起腳要踢前就先把他的腳踢開,這就是詠春的攻守方式,而這動作李小龍也常做。

詠春的練習工具大部分就是一根跟人齊高的大木樁,上面在上、下都釘上木樁,作為敵人的手跟腳,而在敵人出拳攻擊時,它的處理方式跟太極拳一樣並不強調硬檔,而是把那股來力以螺旋的方式順(逆)時針方向來纏掉、卸掉、或帶開,一來化解對方攻勢,二來消除對方的來力,三來在對方拳腳被蕩開時露出可以攻擊的空隙,四來如果重心破壞的,對方會失去重心,就讓你宰割了。

而詠春拳在施展時常可以看見手腳並用的方式,他常常同時出拳又出腳,更恐怖的地方是他同時出拳腳的用意在於同時攻擊跟防守。你的拳向他打去,他的手來招架,腳同時就踢出,所以它在防守時也做攻擊。但他攻擊時手出去,腳也踢,就要看你擋哪邊,而它因為「二字鉗羊馬」的重心低、集中,所以它的腳不踢高,但也有你受了。

而他同時攻、守,所以你要同時注意,不然就等著同時中招;但是他同時攻守時只要你一分心,那拳腳就會機關槍似的落下,而且當它攻擊胸腹時拳腳極重,但他攻擊脖子以上時只會感到頭昏眼花,接著就只能躺下,因為你沒他「快」,更沒他「狠」。

嚴格來說,詠春拳是一種「實用前提」的武術,它沒有太多的拳架,所以我們很難要求他要打的那麼賞心悅目。

但「拳架少」就表示他練起來格外的辛苦,你必須要忍受長期、單調跟吃重的訓練,尤其是對著又大又硬的木樁,有的木樁甚至下面有轉盤,你踢左邊,他轉一圈就從右邊來襲,光是那根樁就能打的你鼻青臉腫,李小龍練得好,所以他的速度極快,跟詠春不無關係。甚至可以說沒有「詠春拳」,就不會有「截拳道」。

而這種拳很重視「反應」,要求對方一動,我們已經好幾動,所以練習到「熟練」是很重要的,李小龍甚至可以蒙著眼來以橋手對敵,但靈活而熟練後臨場對陣時確實能很快的結束對方…………..而且是挺殘忍的方式,畢竟能不動手最好,真要動起手來「快速結束」對方還是第一考量,省得他動刀動槍,我們又麻煩。

而這種拳法動作少、動作小、殺傷力又大,所以相當適合女人去學,相傳這門拳法就是女人發明的;所以女孩子學去當防身術其實相當管用,你不需要很大的力氣去摔或推打,你只需要「熟練」就能退敵,他對身體的負擔也相對少,所以其實很建議女孩子去學(當然,太極拳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啦裡拉雜說了那麼多,也只能說出大概,有興趣的人可以多多留意我剛剛提到的那些人的武術類電影,像「鬼賭鬼」裡面洪金寶有用「詠春拳」,很殘忍但很好看。 


而甄子丹、樊少皇、洪金寶這樣的硬底子演員加上長年的練習及對這套拳的熟悉度,構成了「葉問」這部精彩電影,如果單純的從動作上面來比較,我給「葉問」的評價確實高過「霍元甲」;劇情面來說,「霍元甲」全劇可能只有人名是史實,其他的部份我只能說「好看就好」不需要太講究,很多部份是經不起推敲的。但兩部都很好看,因為兩部片的演員都是硬底子,也因為各自學習的拳系不大相同,所以打起來有不同的風味,但是武術電影裡面的佳作,裡面的武打片段確實值得一再回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